close

早陣子一場「雞汁革命」,儲存引起全港熱論,相關電視節目雖已完結,但大家不妨跳出電視,了解某些國家如何以美食帶動經濟發展,發揚本土文化。韓國人宣傳韓國料理是其中一例。早在八八年漢城奧運會,韓國政府已借機向外國人宣揚泡菜文化。當局又於一○年成立「韓食財團」,負責宣傳「韓食」概念,倡導「韓食全球化」。政府更注資飲食業基金,通過大學培訓韓食主廚,配合「韓食堂星級計畫」,務求建立優質的海外韓食網絡。�力推廣本土料理在泰國,政府亦將泰國料理列入文化創意產業的一部分,與手工藝、歷史文化觀光等並列。政府將泰國料理分為傳統泰菜及現代泰菜,由國家食品管理局負責推廣。當局設立的泰國世界廚房中心(CTKW),又落實多項工作,包括協調廚務人才培訓、飲食原材料出口,以至低息貸款予海外泰國人開設餐館。過程中,當地教育部、財政部、銀行及外交部等均有參與。為提升泰國菜館品質,CTKW又推出「泰精選」認證制度,予海外泰國菜館申請,只要餐廳開業逾半年、菜單中六成以上菜式為正宗泰國菜,總廚有兩年以上泰菜烹飪經驗,即可申請。海外泰國菜館自九○年的五百家增至○五年的逾七千家,取得泰精選認證的逾一千家,其中三家在香港。此外,不少國家的政府近年也希望以本土菜式征服世界各地的味蕾。如日本安倍政府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酷日本」,其中一部分就以食品為主打,在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餐廳、飲食中心和超市等,推廣日本食物及農產品。當地官員正研究讓外國人在日本完成「和食」課程後,多留兩年鑽研廚藝,並已向聯合國教科迷你倉組織申請將「和食」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遠在南美的秘魯,也乘近年興起的秘魯菜風潮,借助名廚Gast�n Acurio在世界飲食業的知名度,推廣當地旅遊業及農產品。以上例子可見,多國政府�力推廣本土飲食文化,還將之與文化創意產業掛�,更能拓展國家軟實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也是香港近年的熱門話題。政府於○九年成立「創意香港」辦公室,從其組織架構上看,主要是扶助設計、電影以及數碼娛樂產業。由其管理的「創意智優計畫」,用以投資有利文化創意產業的項目。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宣布為此計畫注資三億元。打造香港飲食軟實力在飲食業方面,為解決人才流失、從業員質素參差的問題,教育局已將中式飲食業納入資歷架構,協助業界培訓人才。中華廚藝學院的設立,則為中菜烹飪系統化和人才培訓提供基地,並肩負推廣香港美食都會的重任。此外,旅發局每年會舉辦多項活動,為香港打造美食天堂的形象,十月初舉行頒獎禮的「二○一三美食之最大賞」,便在燒味、海鮮、蔬菜及點心四大類別,表揚多家表現出色的食肆。以上工作未必即時見到成效,但只要嘗試,土地文化與創意還是能發光發熱。香港的電影工業或未如以往輝煌,但向八十年代殭屍電影致敬的《殭屍》,單是本地票房已逾一千四百萬元,足證本土有�為人忽視的「文化遺產」。香港沒有港式料理,但有特色的食品不勝枚舉,茶餐廳、大牌檔,亦已成為香港標記。《殭屍》可以還魂,能夠帶來革命的,又豈止一支雞汁?(全文見智經研究中心網頁:.bauhinia.org)智經研究中心self stor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2 的頭像
    sgusers2

    sgusers2的部落格

    sgusers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