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家稱未來經濟增長或微幅降溫證券時報記者 許岩匯豐控股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迷你倉11月匯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降至50.4,低於上月高位50.9,但仍為2013年4月以來的次高點。雖然11月的PMI有所下降,但仍高于50這一關鍵指標,這表明中國製造業活動尚未陷入萎縮。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中國11月的經濟勢頭有所放緩,11月匯豐中國PMI指標下滑的原因在於新出口訂單的疲軟以及補進存貨速度的放慢,但是50.4的水平仍是7個月來第二高的PMI指數,溫和的通脹壓力應該會使央行保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數據顯示,國內經濟繼續企穩,不過11月的初值從10月的50.9回落0.5,低於外界此前預期的50.8,但仍高于50的榮枯分界線。在分項數據中,市場最為關注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初值,從上月終值51.3大幅降至49.4,為3個月低位。值得注意的是,產出指數則從51.1回升到51.3,創下8個月來新mini storage,顯示整體產出溫和擴張。7月,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持經濟發展,包括降低對一些小微企業的征稅、穩定出口、加速對鐵路建設投資等。也因此,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速達到7.8%,為今年為止最好水平。眼下11月PMI下滑,更多分析人士認為,這有可能反映政府此前推出的小型經濟刺激措施效力在降低,中國經濟增速將開始放緩。花旗銀行經濟師丁爽認為,匯豐11月中國製造業PMI初值表現疲軟,可能暗示經濟複蘇已經見頂。丁爽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此開始放慢,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至明年。“由於國內政府已表態可容忍較低的經濟增長,所以不太可能對此有所行動,除非經濟增速降到7%以內。”他稱。大和資本市場中國及香港高級經濟學家賴志文則表示,國內制造業在過去3-6個月呈現複蘇趨勢,應當歸功于此前政府推出的多項小型刺激措施,但這方面的影響力正在減弱。他認為,接下來中國出口是否能全面複蘇仍有待觀察,如果官方不推出新一輪刺激措施或政策支持,中國經濟成長可能出現微幅降溫。迷你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2 的頭像
    sgusers2

    sgusers2的部落格

    sgusers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