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公務員隊伍不斷膨脹,儲存倉架構重疊、臃腫,再成施政方針辯論焦點,遭多名議員批評,要求政府“瘦身”。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表示,回歸後公務員增加了一萬一千多人至二萬九千多人,公務員開支只佔政府總開支的一成五,低於兩成的可接受水平。保安範疇增四成六議員陳虹指出,回歸時澳門只有萬七公務員,但截至今年四月已增至二萬九千多人,政府更預計增至三萬四千人。澳門公務員比例是全球之冠,但有部門做死,有部門並非如此,證明政府缺乏統籌,詢問當局有否制訂人資的短、中、長期規劃。陳司並不認同陳虹的說法,指現有公務員二萬九千五百九十八人,回歸至今加入了一萬一千○五十八人。其中保安範疇增至九千三百人,加幅四成六;社文範疇增至八千五百多人,加幅六成三,其他服務部門亦有相應人員增加。她指出,澳門回歸十四年來,GDP由四百九十億元增至去年的三千四百八十二億元,增幅六倍。每年接待近三千萬人次旅客,又要構建“一個中心、一個平台”,所以要增設部門應付工作。香港每二十點六人就有一名公務員,澳門每二十人有一個,兩地比例相當。按科學研究,若公務員支出佔每年政府總開支低於兩成可接受,澳門公務員支出只佔每年政府總開支百分之十五點五。擁八十基金項目組就人員規劃,政府已成立了中央招聘,要求部門提出三年人迷你倉最平規劃,部門要預計人員變動,一人出才能一人入,另必須要有新職能才能增加人數,不符上述兩指標就不可加人。政府冀藉程序簡化及電子化等減少人手,但不能“一刀切”不許加人,要按實情加減。陳虹追問時反駁,香港公務員比例是二十六點一,澳門實已超過香港。另中央招聘不等於長期規劃,要求政府有統一的人員調派機制。接著高開賢發問時也說,政府人員、部門、機制不斷加,重疊、臃腫,如何精兵簡政需整個政府去正視、考慮。陳明金稱,除直接行政部門之外,政府還有七、八十個基金、辦公室和項目組等。二○○三年公務員開支才廿八億七千萬元,但明年預算就高達一百五十六億元,增幅四點四倍,研究澳門要幾大的政府?已有人說澳門政府似患“柏金遜綜合症”,部門各自為政、缺乏溝通,行政效率低,無序膨脹更擠壓社團活動的空間,社會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學者指政府出現“一個人做的事要三個人做”的情況,要求政府“瘦身”。陳麗敏回應說,政府會控制部門適度增長,有需要才加人,另會控制人員支出佔政府總支出在合理的比例。何潤生則促政府拿出大刀闊斧的魄力,撤銷該撤銷的部門,突破框框,與時俱進,推動公共行政改革,以提升政府的施政效能。資料顯示,明年政府一般綜合開支預算八百億七千多萬元,人員開支為一百五十億多元,佔總額百分之十九點五。迷你倉
- Nov 22 Fri 2013 08:22
一人出才一人入 新職能才可增員 公僕佔總開支低於兩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