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禪城以城市升級改造做季華中央商務帶、做中軸線,迷你倉一大批第三產業企業正在崛起。”剛剛閉幕的佛山“兩會”分組討論會上,佛山市長劉悅倫說道。數據顯示,三產占禪城GDP比重由2010年的48.5%上升到2013年的58.2%。在佛山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首次提出“做大做強第三產業是佛山轉型發展的關鍵”“加快中心城區建設”戰略目標和舉措後,佔有中心城區近一半面積、三產發展水平較高的禪城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成為禪城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昨天,石灣泛家居產業聯盟會正式成立。石灣西片區泛家居專業市場共有14家,今年建築面積將會增加到230萬平方米,進駐商舖增加到7000家,交易額預計增加到800億元。石灣泛家居產業的發展歷程,正是禪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一個典型代表。據悉,今後禪城將以提升中心城區綜合競爭力為目標,堅持發展第三產業與推動產業轉型、城市升級、民生建設相結合,通過優化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全面提高服務業整體素質和水平,推動禪城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打造成為服務大佛山、輻射珠三角,與佛山兩萬億元製造業相匹配的服務業發展先行區。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3%左右,高于市平均水平。近三年三產年均增速16.1% “城鎮化滯後于工業化,服務業滯後于城鎮化”,這是多年來困擾佛山發展的問題。事實上,佛山製造業已形成較大規模,完全能夠帶動第三產業發展。而這正是禪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機遇所在。在佛山提出“強中心”戰略後,禪城上下也在思考如何在城市品質提升、產業體系組織上發力。“(禪城產業)構建必定是圍繞城市經濟來進行,走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等精品、高端的發展路線。”禪城區長劉東豪曾指出。在過去幾年間,禪城緊緊圍繞這一思路,將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作為發展城市經濟的戰略選擇,初嘗甜頭。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區推動第三產業與製造業相互融合,占得轉型主動。近年來,禪城建設一批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都市型產業集聚載體,形成了佛山軟件產業園、佛山創意產業園、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歐洲工業園、智慧新城等一批集“生產、服務、消費”功能的綜合性特色城市型、復合型產業區。其中,廣東(佛山)軟件產業園集聚了一批雲計算和物聯網企業,新媒體產業園集聚一批電子商務企業,創意產業園集聚了一批工業設計、文化創意企業。禪城區正著力通過大力發展科技金融、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進一步提升製造業的附加值,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國民經濟核算數據顯示,2013年禪城區第三產業增加值781.7億元,近三年始終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年均增速16.1%,總量保持高增長態勢。三產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48.5%上升到2013年的58.2%,第三產業逐步成為禪城產業構成及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與此同時,禪城第三產業稅收持續增長,成為稅收主力。從稅收狀況來看,2013年禪城全區稅收總額達185.85億元,第三產業稅收114.82億元,連續三年上升,第三產業經濟總量占GDP不到六成,稅收卻占稅收總額六成以上,第三產業已成為拉動稅收增長的主要力量。向社會資本開放公共服務市場“中心城區的功能在於服務,任務也是做好服務,錯位發展的優勢也在於公共服務。”上述負責人說,禪城地處佛山中心城區核心位置,與周邊聯繫最緊密,承擔著佛山市“強中心”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的重任。因此,禪城將以打造新興城市經濟形態為突破口,引進適宜禪城發展的新興產業和高端人才,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佛山現代服務業中心。據悉,結合禪城的發展優勢和區域特點,禪城立足于為製造業服務和群�需求服務,適度聚焦,打造品牌,做強特色。禪城將重點在信息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總部經濟、公共服務業、現代商貿業、文化休閒旅遊業等行業發力,做大做強第三產業。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人士講述的一個事例,可以成為禪城迷你倉沙田務業發展優勢和前景的良好注腳。由化工行業龍頭企業——廣州市浪奇實業有限公司參股成立的廣東奇化化工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申請辦理公司營業執照。在區政府協調下,經由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協調各職能部門,各單位積極配合,短短一個星期內走完流程,快速申請到營業執照。廣東奇化化工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在正式申請營業執照後一個多月,營業額接近2億元。除化工交易中心外,華南金穀、童夢天下創新基地、康思達液壓總部商務區等現代交易中心建設順利推進,中心城區商業商貿加快集聚。據介紹,禪城還將繼續加快推進五金、食品、汽配、不鏽鋼等交易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建築衛生陶瓷、紡織等商品國際採購中心,運用信息技術、引入新型交易方式、完善配套服務等改造提升傳統批發市場。而在公共服務業方面,禪城區將把公共服務既當成事業、也看成產業來發展。據介紹,禪城將鼓勵發展社區服務業。在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基礎上,探尋社區醫院與市、區大型醫院的“雙向轉診”制度,試點“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發展社區養老服務,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推動心理咨詢、物業管理、家政等社區服務向社會化、產業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建設新型現代社區。“強化合作聯動也是重點。”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負責人介紹說,禪城將創造條件支持市的教育、衛生等公共優質資源在該區擴容提質,主動爭取它們與禪城的基層對接,將這些優質資源延伸到基層,提高服務效率與水平。“政府在辦好公共事業的同時,還將引入資本,引入投資者,培育好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市場,滿足社會多元化需求。”建設四類載體承載服務業發展在服務業的發展上,不管是區位,還是交通,或是資源,都為禪城下一步發展三產提供一定的條件。尤其是禪城近幾年投入巨資打通與周邊區域交通連接,打開了發展格局,為資源要素的聚集創造了更優越的條件。“交通條件越來越好,對於禪城來說是挑戰與機遇並存。一方面,帶來了交通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可能讓資源向周邊區域集中。”有觀察人士分析道。針對此,在產業發展載體方面,禪城樹立了以集中、集聚和集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的載體建設,構建禪城現代服務業空間發展的新格局。以佛山季華商務帶為例,季華商務帶未來商業面積將達600萬平方米。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說,禪城將發揮現有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載體空間,發揮“佛山季華商務同盟”和“佛山季華商務帶市區招商聯動專項工作組”作用,重點發展金融、商業、信息、文化創意、總部經濟、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將季華商務帶打造成為佛山中心城區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曾經制約三產發展的載體不足的問題,也因為季華商務帶等載體的建設,初步得到解決。“曾經有好的項目找不到合適的載體,如IBM佛山分公司進駐時就曾遇到這方面的困難,當時看了很多辦公樓才找到較合適的,因為高端客戶不但要求寫字樓外觀漂亮,對物業內部管理也有很高的要求。”禪城區經促局常務副局長毛偉鋒介紹說,近年來綠地集團、王府井百貨等高端商務、商業品牌的進駐,極大地提升了季華路的區域價值,也為禪城提供了適合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載體。除季華商務帶外,在禪西新區,禪城將加快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布局,打造“禪西大道創意產業帶”,加快新媒體產業園、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智慧新城、綠島都市產業區等載體建設,集聚更多國內外服務要素,推動服務業的發展。以1506創意城(佛山創意產業園)、綠島湖都市產業區、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華夏陶瓷博覽城4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為核心,禪城則將促進集聚區“資源集合、產業集聚、功能集成”,形成技術領先、創新性強、特色鮮明、規模較大的服務業集聚區。作為佛山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域,禪城還將圍繞深厚的嶺南文化特色,加快建設特色文化街區。據介紹,嶺南天地、祖廟東華里、南風古灶、石灣陶醉文化街區等特色文化街區,將加快建設,承載服務業集聚發展。圖片說明:歐洲工業園等一批產業園的進駐,重新盤活了禪城的經濟發展。 戴嘉信 攝迷你倉價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2 的頭像
    sgusers2

    sgusers2的部落格

    sgusers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