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齐闻潮中秋节过后的沪深股市进入到了月末、季末行情阶段,儲存股指上下不断波动。尽管有IPO开闸在即的传闻以及临近月末、季末市场流动性趋紧的不利因素,但市场上多数机构并未过度看空国庆节前的市场,不少机构的观点甚至还比较乐观。在宏观层面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提出,中国政府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的经济政策。市场机构就此判断,这既有利于控制进一步增加杠杆的风险,又有利于倒逼改革与转型。在财政与货币政策总量不会出现惊喜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很难持续超预期,但结构性政策热点将层出不穷。分别于9月16日与18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城镇排水与污染处理条例(草案)》则很容易令投资者将其与6月末的棚户区改造及7月中旬的铁路投融资改革结合起来分析思考。“这似乎暗示我们在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刺激已不再可能的背景下,定向投资开始成为了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政策抓手。”有分析称。从市场忧虑的资金状况看,央行巨量逆回购维稳季末流动性意图十分明显。由于本周临近“十一”长假,金融机构备付假期流动性,资金成本明显上升。央行9月23日进行880亿元6天逆回购操作,单次操作规模创7月逆回购重启以来新高,且招标利率仍稳定在3.9%,市场将央行此举理解为对流动性的维稳,预示今年“十一”前流动性有望self storage稳度过。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正式宣布将在9月29日挂牌。自贸区相关行业板块的表现已经得到市场认同,尤其是以浦发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板块。有媒体报道称,自贸区将放开存贷款利率,可望实现离岸金融,外资行享国民待遇。有分析认为,如果自贸区金融开放的政策落地,自贸区有望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因此,区内金融业务的需求将快速增加。此外,尽管存贷款利率的放开有可能压缩银行息差,但区内银行不必持有准备金,其经营成本低于区外,预计其与同业间的竞争优势将充分显现。就行业而言,有机构通过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得到结论:上一轮产能扩张已经结束,未来重在利用有效需求消化产能,当需求仍不足够强烈时,企业将遭受现金流的压力,内生的竞争优势将是关键。因此,现金流应该成为未来甄别行业更加重要的一个标准。该机构报告称:“初步整理发现,增值服务、建筑装修、包装、传媒、中药生产等行业在过去四个季度现金流为正的基础上,现金继续得到改善。”“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各种热点都会成为市场轮动的源泉。”某公募基金表示,低估值个股和高成长个股的轮番表现也使得市场维持较好的人气,市场运行出现明显的蓝筹股和成长股的“跷跷板”关系。不过,目前外围资金入市并不积极,市场仍是以场内资金的流动为主,因此市场出现大幅上涨态势的概率较低,改革和转型仍将是市场的热点。迷你倉
- Sep 26 Thu 2013 11:14
市场热点仍将聚焦于改革与转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