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香港的住宅、寫字樓及酒店都鬧短缺,迷你倉不少人建議向工廈「開刀」拿地。原來,本港近年物流行業蓬勃,加上很多服務業都搬遷到工廈,帶動需求急增,目前全港工廈空置率僅5%,尤其市區工廈嚴重短缺,近年的租金升幅以倍數計。一批文化藝術界人士幾年前以「平租」進駐工廈,但現在工廈「活化」後,他們卻面臨被貴租「趕走」,其中九龍東是重災區,有人「三年搬兩次」,亦有人要搬到新界。據了解,發展局正構思新政策幫助文藝界,包括在觀塘繞道天橋底興建表演場地,以及要求私人發展商在新項目劃出一定樓面作為文藝用途。但有文藝團體認為,這些做法未必實際:「只建個舞台,能看不能用。」政府於2010年提出活化工廈措施,進一步刺激了工廈物業市場,雖然這未必是工廈租值在5年間大幅上升的單一原因,但文化藝術界無力在高租金之下生存,受到社會各界關注。藝術家可平租黃竹坑工廈立法會議員陳婉嫻關注九龍東工廈租金高、影響文化藝術界的發展空間,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天回應時表示,政府近年有多項措施幫助文化藝術界,其一是藝發局與私人發展商協成行合作,以低於市價租金出租黃竹坑工廈樓面給藝術家。黃竹坑項目已經展開,藝發局發言人昨天說,藝術家反應踴躍,原本萬多方呎樓面,預備間開約10個單位出租,但因收到76 個申請,而且他們較多要求細單位,故隨即改變計self storage,將樓面間細,增至16個單位,呎租5.5元再加2.5元營運費,合計即每月呎租8元。藝發局亦與政府磋商大埔官立中學今年停辦之後運用校舍做藝術中心,為藝團提供表演及展覽場地。觀塘天橋底變身活動場地另外,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計劃今年第二季邀請經營者提交建議書,與政府合作營運觀塘繞道天橋底三幅空置用地,變身作創意、藝術及文化綜合用途。其中「1 號場」近年已舉辦多次創意藝術活動,新經營者要將三幅地合併重新運用。此外,政府提出一項較新穎的計劃,就是研究在現在及新建樓宇引入文化及藝術空間。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回應指,九龍東兩個行動區內的政府設施將會搬遷,用地擬發展商廈同時,可考慮為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工作者提供發展空間,但未有具體詳情。據了解,政府上述構思其實是想在賣地條款上列明規定,要求發展商須提供一定樓面作藝術用途,而政府初步考慮以黃竹坑商貿用地作試點,最快可於下個賣地年度推出,而該藝術設施擬與藝發局合作。剛獲政府續任藝發局主席的王英偉回應查詢時承認有關構思,因香港藝術場地不足,政府想解決問題,這是藝發局支持的做法,認為可行性甚高,「70、80年代政府也曾規定私人發展項目要提供戲院設施,性質相同。」王英偉說,政府會篩選合適的發展地皮才註明提供藝術場地,估計政府會在財務上少收一點地價以作為資助。紀曉風迷利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2 的頭像
    sgusers2

    sgusers2的部落格

    sgusers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