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潮服零售商包浩斯(483)的老闆黃銳林,迷你倉七個月前毅然把一頭留了20年的披肩長髮剪掉,刮淨鬍鬚,由「頹廢look」變回行政人員模樣。他不是失戀,亦沒有找風水佬指點迷津,他是想身體力行告訴大家:過往功業不值得留戀,沒有甚麼不可以捨棄。他希望在55歲之年,仍能推倒重來,冒險改革:「時代唔同�,我唔想做下一間柯達、Nokia。今時今日做零售如果唔改革,只會被慢慢陰乾。」記者:吳綺慧近年快速時裝(Fast Fashion)與網購盛行,兩者同樣是以反應快、操作靈活取勝,起貨時間最快可達15至20日。反觀傳統零售商,六個月前就要已預定好下一季的貨品,競爭力「輸一大截」。設計至上架縮至一個月原本已經跌入「comfort zone」的黃銳林,面對新時代轉變,或可選擇「隻眼開、隻眼閉」。但前年Bauhaus(包浩斯)業績欠佳,發佈會上記者質疑他為何跑輸同業,黃銳林屬性情中人,即起身鞠躬道歉。這事件燃起了他要全面改革的決心。「我冇理由咁衰仔�?我一係就退休,唔好�到搞搞震,尸位素餐;如果唔係,我就有責任搞返好佢。我想畀個機會自己,我唔想下年又走出來道歉。」為求變,黃銳林先裁掉三分之一員工,把他認為難以推動的人「請走」,然後�手改革,把製作流程推倒重來,將自家品牌產品lead time(由設計至上架銷售的過程)由以往的半年,縮短至平均一至兩個月。黃銳林指,要轉型至更貼近快速文件倉裝模式,最困難是要解決物料供應環節,因香港公司規模太細,採購上難如國際品牌般具有規模效益:「如等到你想設計一件豹紋衫時、才再去落order織布的話,就已經太遲喇,所以平時要先鎖定一些物料供應。但點樣可儲定原料、又唔浪費,有一定難度。」黃銳林坦言現時供應鏈改革仍處學習階段,難與國際品牌比擬。公司另一改革方向,是希望把以往模糊了品牌定位修正,尋回自己優勢。如其自家品牌Salad,去年就由賣衫,改為主力賣手袋。「衫真係太多競爭喇!反而手袋�環境最差的時候,幾千蚊一個都仲賣得幾好,先發現原來市場有需求,是以往忽略�。」主攻手袋銷售額倍升去年Bauhaus首個電視廣告,選擇用來宣傳手袋。黃銳林笑言廣告「充滿了計算」,把芝娃娃小狗放進手袋中拍攝:「�女客人唔記得個袋,都記得隻狗,入來舖頭說要搵『狗仔袋』。」現時Salad的手袋及小皮件種類,已由以往20、30項,增至現時逾200項,銷售額按年急升逾倍,佔Salad的銷售比重由去年不多於20%,提升至現時的60%。創業至今22年,黃銳林形容自己曾一度失去了「�團火」:「只想穩陣,每年只識睇住個銷售數字做人。黑、啡色皮褸最好賣?咁下年都做返呢�款啦!慢慢就每季都得幾個款,成盤貨都係『舊�』。」黃銳林希望,今次改革除了可幫Bauhaus重新上路外,亦可找回自己當年創業的「勇氣和任性」:「真正做返多�自己真心鍾意、相信的事物。」 存倉
- Sep 23 Mon 2013 07:22
黃銳林:唔想做下一間柯達Nokia 學快速時裝 包浩斯轉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