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月20日,迷你倉第三屆“相約長沙最美鄉村”活動走進長沙縣 梨,與數萬市民、遊客一起逛陶公廟會、趕鄉村大集、參觀農產品加工企業,零距離感受水鄉古鎮的歲月巨變。 朗 木現場表演的《劉海砍樵》引來觀�一片叫好。登行臨湘山,在巍峨古剎、軒昂棟宇間觸摸千年歲月的厚重沉毅,品讀歷史古鎮的文化之美;樂游“開心農場”,在碧壟綿延、果蔬清香里採摘農家之趣,感受現代鄉村的產業之美;逛場陶公廟廟會,在熙攘人群、繁興百藝中當回趕集人,拾獲市井民俗的傳承之美。前日,“相約長沙最美鄉村”活動走進長沙縣 梨,與數萬市民一起逛古鎮、游水鄉、趕大集,市民們看不夠贊不完:“這就是我們心中的最美!”古韻如畫博友一路發帖贊古鎮“呀,真像一幅淡雅脫俗的水墨畫!”從長沙中心城區行車30分鐘,就到達了街道。沿路行進,一棟棟白牆黛瓦、灰簷木窗的民居小樓躍入眼簾,古韻悠長、清雅質樸,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軸,吸引著讀者們迫不及待就要下車,步行當回“畫中人”。從仿古長街中穿行而過,千年古鎮這幅畫軸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陶公廟便近在眼前。“據史書記載,晉太尉陶侃之孫陶淡與其侄結廬臨湘山,後來叔侄偕隱于此。士民仰其清名盛德,故立此廟祀之。”街道工作人員的敘史,讓千年古剎倍添厚重,更吸引著市民們不覺加快腳步。即便穿越了千多年風雨,陶公廟依然巍峨軒昂,遠觀飛簷四挑、近看飛閣流丹,而其所在的臨湘山狀如仰天獅子,山畔更有瀏陽河碧波環繞,引得市民趕緊拿起手機拍個不停。登石級、穿山門、觀正殿,作家謝浮名不禁感嘆山水俊美,更感慨如同經歷一次“穿越”:“歷史的光影在這裡有了落腳點,千年歲月也變得具象起來。”而位於廟內的古戲台,則讓湖南教育報刊社編審黃耀紅圍著轉個不停:“長沙第一戲樓早有耳聞,沒料到其建築特色、文化底蘊同樣出眾。”細細品讀了戲樓上所雕戲文和對聯後,黃耀紅贊聲不斷。觸摸800歲古樟,感受歲月滄桑與生命堅強;行步詩詞長廊,品讀湖南“詩詞之鄉”的文化魅力,時不時還冒出幾句詩文作為應和……自然人文風情接踵入懷,市民代表們的微博也一條接一條,“發再多也說不盡她的美,還是實地一游最愜意。”一位市民更向其粉絲發出邀約。廟會歡騰趕大集人頭攢動萬人聚在長沙城區里,你或許已難見這樣的場景:熙熙攘攘的集市上,老鄉們擺開的攤點一個緊挨一個,耳中有熱騰吆喝,眼裡是龍獅齊舞,在街角一轉身,你或許還能撞見一個捏糖人的民俗小攤,安靜展示著手藝。“哇,好紅火的廟會!”剛感受完自然人文的靜美,市民們就一頭撞入了陶公廟廟會的熱鬧里。由於陰曆正月十三與八月十七是陶公叔侄的生日,因而每到這兩個吉日,陶公廟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廟會。“兩位陶公過生日,人頭攢動萬人聚,陶公廟里唱大戲,有獅子、有龍燈,地花鼓配蚌殼精……”77歲的當地老人杜強國,曾用這樣一段《梨情趣》描繪出廟會的熱鬧,中秋小長假前來遊玩的市民團,也幸運趕上了趟。糖油粑粑、龍脂豬血,特色美食香氣襲人;服飾攤點、日用百貨,穿用玩樣樣皆有。廟會上的攤點包羅萬象,還有老鄉帶著自家產的物品前來,一個小背簍背在身,走走逛逛,賣物趕集兩不誤。不過最新鮮的當屬那些個民俗小攤:幾塊彩色的糖面,拿捏兩下就成了喜羊羊、孫悟空;一把�亮的小勺,在大理石板上飛舞,麥芽糖便變成了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這些平時難得一見的傳統手藝,不僅讓市民們看得挪不開步,更忍不住伸手學做一把。“一年兩次的大集當然得全家出動,我們8點不到就來啦!”當地居民謝純糧一家忍不住向記者曬起“成果”:老父母趕著去香火旺盛的陶公廟還願,孩子的玩具、老婆的新衣在集市上都得到滿足,至於自己,“想吃的要買的都搞定了,說不定過兩天這裡還有羅漢舞、龍獅舞看,到時再來逛!”產業蝶變“開心農場”內品田園食味“千年古鎮”之美,不僅美在自然美在人文,近年來依托區位優勢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當地蝶變為產業新區,走進工廠車間、步入田間菜園,撲面而來的產業新景、生態之美同樣讓市民沉醉。一排排藤架綿延舒展,黃色、紫色的花朵下藏著絲瓜、扁豆等鮮嫩菜蔬;一頃頃青翠菜田整齊排列,上海青、小白菜長勢喜人。一走進金晨蔬菜基地,平日里沒少在QQ菜園里“偷菜”的市民便歡呼起來,卷起褲腳走進菜地瓜棚,親手摘下的小黃瓜隨手在衣服上擦擦就塞進了嘴中,“好甜”的贊聲此起彼伏。當得知這處現實版的“開心農場”種植蔬菜3186余畝,直接帶動2000余戶農戶增收,是當地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的一塊“樣本田”時,大伙紛紛豎起大拇指。迷你倉前提起該街道,人們立刻會想起“全國汽配之鄉”,80余家汽配企業在此聚集,其中不乏廣汽菲亞特、德國大�、北汽福田等業內大腕。如今,依托一個個產業基地,街道已從單一的汽車零配件產業步入工程機械和汽車零配件、電子科技、生物醫藥、農產品加工等多元發展之路。“平時沒少買好韻味的調料,如今親眼見證了安全食品如何誕生,更覺放心!”走進好韻味的生產車間,在家常和鍋碗瓢盆打交道的市民羅彩雲,和其他幾位“煮婦”看得格外認真,目睹一桶桶用菜籽壓榨出的原油,經過濾、脫皂、脫酸等系列流程變成一級食用油,羅彩雲連稱“不虛此行”。“鶴鹿竟相依,仰晉代風流,處處煙波新歲月”,一路賞景一路感悟,陶公廟內的這句詩聯或許最能代表市民心聲:古鎮之美,穿越魏晉古風,美在當代。美麗明天三大規劃構建“生態夢”“根據‘老區造型提品質、新區造景建新城、整體造城融一體’的發展思路,我們將廣泛汲取國內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段,高起點、高層次、高水平進行改造!”昨日, 梨街道黨工委書記蔡逸表示,未來,將通過水環境治理、老鎮區提質改造、機場高速以南新城區建設,著力打造“活力、誠信、生態、文化、和諧”的新街道。水環境綜合治理將探索“變水患為水福,變防汛為看景”治理模式,計劃投入8億元,完成瀏陽河防洪工程,治澇工程,水質保障工程、生態修復及生態景觀工程。以“點”帶“線”,打造具有獨特風貌的水系網絡和濱水空間,充分發揮生態廊道的邊際效應,營造集生態、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生態公園綜合體。老鎮區提質改造在已經完成道路建設的情況下,將�動梨江港商業街建設,以水鄉、廊橋、婚慶為元素,重塑梨江八景;�動老街的立面改造、管線下地、道路提質。將老街打造成特色古街商區,集特色小吃、酒樓、手工藝品、創意設計等於一體,能讓遊客享受特色商業街區帶來的消費和服務。機場高速以南新城區建設將堅持走“創新驅動、綠色低碳、高端切入、開放合作”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產業從2產業轉向2.5產業及3產業,形成以旅遊和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等戰略性產業為主導,以居民基本生活配套服務業為補充的綜合產業體系。美麗心情62歲“騎士”:環湘最後一站到古鎮“是最美鄉村讓我們來到這裡!”在活動現場,記者邂逅一群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叔叔阿姨自行車隊”,他們騎著山地自行車,不時停下來和美景合照,那份活力讓人頗為羨慕。這些“騎士”是長沙兩家自行車俱樂部的成員,62歲的李世華在隊伍中的資歷最深,在過去的19天里,他完成了環湘騎行的壯舉,韶山、湘潭、邵陽、懷化、常德,都留下了他車轍駛過的痕跡。“前幾天才從岳陽回來,一聽說在這裡有‘相約長沙最美鄉村’活動,特意增加了這一站。”李世華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將繼續騎行到江西萍鄉,而這也意味著他將騎行湖南的最後一站留在了這裡。“風光秀麗、底蘊深厚,民風淳樸,這一次不虛此行,以後我還會常來!”李世華邊說邊向記者做出一個“V”的手勢。美麗文化九曲瀏陽河這裡彎形最美作為“千年古鎮”,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九曲瀏陽河,九十九道彎,該街道正好處於其中弧度最大、彎形最美的第七道彎上。臨湘山上,矗立著已有1500餘年的陶公廟,這裡是江南最早的道教宮觀,經過歷史的滄桑洗禮,傳承著當地不變的人文特質。廟中古樓兩邊有一副對聯:“世事何須認真境過追維成夢幻,人生莫以為戲眼前法戒當箴規。”戲台後面,還有一副對聯:“凡是莫當前看戲何如聽戲好,為人須顧後上台終有下台時。”個中哲理,令人深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古樓”二字即由光緒皇帝之師翁同龢親書。廟內共21副楹聯和20多塊匾,皆為名人所著。除了古廟文化,在當地,還有捏糖人、糖油粑粑、臭豆腐、龍脂豬血與藝術剪紙等傳統的美食與手工藝文化。其中,捏糖人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深受孩子們歡迎的傳統美食工藝之一。糖油粑粑、臭豆腐是長沙傳統名小吃,龍脂豬血俗稱“麻油豬血”,料雖簡單,吃起來卻香脆辛辣,遊客不可錯過。美麗感言作家帥兵:梨江、瀏陽河、陶公廟,一個個名字在陽光下閃耀。千年古鎮,現在有了一顆奔騰的心。作家羅彩霞:我回去要將這次古鎮之行寫成隨筆,也許以後還可以收錄成書。作家黃耀紅:長沙第一戲樓早有耳聞,沒料到其建築特色、文化底蘊同樣出眾。作家周缶工:甜甜蜜蜜的糖油粑粑,在黑鐵鍋里翻滾。兒時的味道,更適合小情侶一人一個對著吃。作家何仁:活動結束,我已變成非洲人。一同回家的還有特色食品和有機蔬菜,當然更有當地人的好客以及晚報工作人員的熱情,謝謝你們!儲存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2 的頭像
    sgusers2

    sgusers2的部落格

    sgusers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