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宇澄於去年出版了《繁花》一書,文件倉該書以「上海話」的文字語言為主要特色,這部看似地域性的小說,卻在整個華文地區受到歡迎。金宇澄說,「往常的文學作品裡,上海常被處理成表面的狀態,比如旗袍、百樂門、上海灘,我寫這個小說,寫上海的弄堂生活,希望能消除人們對上海表面的看法。」在金宇澄的講述中,日常生活才是一個城市的標記,樸實的文字也正是記錄這種生活最好的方式。《繁花》是一個特殊的文本,這種特殊性體現在「上海話」的語言。金宇澄稱這是為了真實再現這一特殊地域和人群的日常生活,他們的過去和現狀,他們的存在和交往,他們的情感和欲望。最初是金宇澄的一位友人,在網上用上海話寫連載故事,金氏看後不滿足,就打算自己動手寫寫更有趣、更邊緣的市民階層故事。「《繁花》是在無準備中完成的,可說是一個無意識的狀態下寫了這個長篇。」金宇澄介紹該書創作的過程。兩條線索交插運行《繁花》的敘事時間為上海的一九六○年代至一九九○年,全書連首尾三十三章,每章又基本分為三節,阿寶、滬生和小毛則是貫串首尾的三個主要人物。小說開首的三段文字,看似和正文沒有關係,實則傳遞一種上海味道,閣樓、老虎窗、霓虹燈光、擁擠空間的鶯聲燕語……構成入場的語境。「引子」則以具體場景與談話讓人物悉數登場。《繁花》整體結構分為兩條線索的交替穿插運行,一條線從一九六○年至「文革」尾聲,另一條線則自一九八○年到九十年代末。隨�時間推移最終合攏歸入「海上」。上海味不止是《繁花》的背景和點綴,而且還是文體的追求。阿寶、滬生、小毛、陶陶、梅瑞……等人物幾乎是在庸碌中穿梭,堆疊的對話,極少心理描寫。但是,《繁花》並不難讀,用金宇澄的話說,「那些堆疊直白的對話,恰恰是一種敘事的方式。」「採用上海話本方式,也避免了外地讀者難懂的上海方言,有�江南語態的敘事氣質和味道,腳踏實地的語言氛圍。小說從頭到尾,以上海話思考、寫作、最大程度體現了上海人講話的方式與角度。」金宇澄在介紹《繁花》時也曾作如上闡釋。市井庸常方接地氣雅俗兼具的《繁花》背後,是逾六十歲的金宇澄,六十歲那年,他厚積薄發,寫出了這部「一萬個好故事爭先恐後衝向終點」的《繁花》。金宇澄生於上海,祖籍吳江黎里,著有中短篇集《迷夜》、隨筆集《洗牌年代》,主編《城市地圖》、《漂泊在紅海洋我的大串連》等。現任《上海文學》常務副主編。評論家謝有順認為,金宇澄表現了「市井與俗世的庸常,從容還原,曲處能直,密處能疏,有�話本式的傳統面影,骨子裡亦貫通、流淌�先鋒文學的精神血脈,把傳統資源、方言敘事、現代精神彙聚於一爐,為小說如何講述中國生活創造了新存倉典範。」金宇澄喜歡錢鍾書。《圍城》裡沒有激昂慷慨的人,沒有極其高尚的人,也沒有特別卑鄙的人,處在一種混沌狀態,是錢先生發覺的國民性。「無論什麼時代,國人有些東西是不變的,雖然我們讀大量翻譯小說,那是別人的樣式,我們國民性究竟是什麼?」「市井形成某種態度,就如無論海面上風浪怎樣翻滾,市井接近水底泥沙的部分,它們那種波動和生態,跟海面是不同的。《繁花》試圖反映這一階層狀態,不加任何議論,體現一種意味。」金宇澄說。地域語言方才珍貴古人講「及其病革,遂複鄉語」。這部具有獨特「鄉語」作品的緣起,是金宇澄在二○一一年於網路上完成的初稿。後來,金宇澄將網路版的《繁花》從純粹的上海方言,逐漸改成全國讀者都懂的「上海官話」。他說,「網上初稿的上海話味道,比印刷本更濃,文字修訂花了很多時間,去掉有障礙的詞語。看上去很自然的句子,都經過複雜的折騰,費了很多功夫。」所以現時出版的《繁花》,只保留了上海話的句式和韻味。比如書中第一章的一段文字:「小毛不響。聽到二樓娘子問,做啥。爺叔說,這幫剃頭烏龜,赤佬,最最垃圾,專門利用笨小囡做事體。二樓娘子說,啊呀呀呀,有啥多講的,多管閒事多吃屁。小毛拎起煤球爐。樓上窗口探出二樓娘子銀盆面孔,糯聲說,小毛呀,唱得真好,唱得阿姨,饞唾水也出來了,饞癆蟲爬出來了,全部是,年夜飯的好小菜嘛,兩冷盆,四熱炒,一砂鍋,一點心。贊。」書中多是此類口語鋪陳,意氣見平,由一件事,帶出另一件事,講完張三,又講李四。對話不分行,標點多是簡單的逗號句號,文字也大塊大塊的。金宇澄稱自己希望帶給讀者的,是小說裡的人生,和語言的活力。用地圖解釋一座城在《繁花》中,有一些上海的地名反覆地出現,這些普通的地名被逐一設定在書中的情節當中,也能看出作者對昔日上海的一份不捨。以具體的地名為坐標,延展至解釋一座城市,這樣的寫法在以往的海派小說中常出現,對每個事件基本都有確切的地點場所。小說中「文革」爆發後,滬生在瑞金路的學校觀看領袖雕塑,誰料在街上目睹了一位教師撞車自殺,死者的眼珠竟然還滾到他們腳下。然後他們沿�淮海路思南路繼續走去時,不由議論起這些路在租界時期的舊名。他倆不斷行走的過程,金宇澄真是不惜筆墨,應該會引起一些滬上居民的共鳴,一張張當年日常生活的路徑也在人物的腳步下被走了出來。「靜靜地,我們擁抱在╱用言語所能照明的世界裡。」兩個時空裡頻繁交替的上海故事,延伸了關於上海的錯綜複雜,親手描繪的漫畫,也記錄�上海的時尚與流行;即使繁花零落,一曲終了,人猶未散。就像金宇澄說的,「一條舊轍,今日之輪滑落進去,仍舊順達,新異。」儲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2 的頭像
    sgusers2

    sgusers2的部落格

    sgusers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