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任翀上海連日高溫,新蒲崗迷你倉不少市民選擇出租車出行,高峰時段、冷僻地區的“打車難”問題有所顯現。本月3日市交港局發佈了 《關於規範本市出租汽車預約服務管理的通知》,打車軟件所允許的“額外加價”形式被明令禁止。可在現實中,不加價很難通過打車軟件叫到車,乘客加價打車依然盛行。一些乘客認為,加價打車雖有種種弊端,但在配置出租車資源上的效果很明顯,希望管理部門、出租車公司等能吸取打車軟件的長處,推出更加有效的叫車方式。冷僻場所不加價就沒車通過打車軟件不加價叫車,會有車應答嗎?上周一個工作日上午,記者想在行知路、滬太路附近揚招出租車前往約3公里外的江場西路,等了許久,通過的出租車很少,空車根本沒有。記者就打開手機上的打車軟件叫車,軟件顯示,記者周邊的空車不少。可記者沒有選擇“加價”打車,等了5分鐘,也沒有出租車應答,而打車軟件也提醒記者,是否加價叫車。最後,記者加價5元,等來了應答者。上車後,記者問司機:“不是說不能加價叫車嗎?”司機說:“你的距離太近,才一個起步費,不加價哪個司機願意繞道來載?”他告訴記者,公司明確,運營中不能向乘客索要小費,但可以接受乘客主動提供的小費:“打車軟件加的錢是乘客主動提供的,不是我們要的,怎麼能算違規呢?”在陸家嘴工作的司夕婷也告訴記者,上下班高峰,還有周末的夜晚在陸家嘴打車,通過出租車公司的電調,基本沒有車;打車軟件也要加價5元至10元才有車。她覺得5元至10元的加價幅度可以接受。不過,並非所有的打車軟件業務都要加價,尤其在非高峰時段或非冷僻場所,不加價也能訂到車。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長壽路、常德路附近,通過打車軟件叫車前往復興公園,沒有加價,發出信息不一會兒,就有司機應答。司機坦言,對一些順路的短差業務,他們不加價也會帶掉。“當然,如果乘客想去mini storage場,就算不加價,也會引起司機爭搶。”的哥說打車軟件更公平在打車軟件剛興起時,一名出租車司機安裝三四個軟件的現象並不鮮見。但如今,絕大多數出租車司機只用一個打車軟件和一個公司內部的電調系統。很多司機說:“一個時間段只能做一筆生意,軟件裝得多也沒有用,還很吵。”但比較打車軟件和出租車公司內部的電調系統,不少司機覺得打車軟件效率高,而且相對公平。司機表示,打車軟件最大的特色是直觀,語音播報,接客點和目的地都很清楚。而有的公司內部的電調系統先採取文字顯示,沒有司機應答再人工呼叫,效率就比較低,“我們開車時不可能一直低頭看電調系統上的文字。”還有司機提到,公司內部的電調系統有時不太公平:“有時候遇到‘好差’,電調員可能直接通知和他關係好的司機了。”相比之下,打車軟件上的叫車信息同時向所有司機發佈,比較公平。合作不能簡單納入電調管理部門在出台禁止打車軟件加價叫車規定的同時,建議打車軟件與出租車公司電調中心合作,業務成功後收取4元電調費。對此,“大黃蜂”發言人沙鴻認為,現在打車軟件的絕大多數業務都沒有加價,一旦打車軟件與出租車電調中心合作,意味著所有用打車軟件的乘客都要額外支付4元錢。據記者瞭解,目前“打車小秘”的加價訂單僅占所有訂單的10%,“快的打車”的加價訂單比例也只有20%。打車軟件公司還提出,與出租車公司的電調中心合作是好事,但如何提高效率有待探索。目前,打車軟件走“乘客發單—司機接單”的流程,環節少;與電調中心合作,可能會變成“乘客發單—電調中心接單—電調中心再發單—司機接單”的流程,反而增加乘客等候時間。打車軟件公司提出,與出租車公司的合作,不是簡單地把軟件納入傳統的電調系統,而是通過手機提高出租車運營效率,將過去的盲目揚招,變成及時準確的需求匹配,改變出租車行業的服務方式。self storage
- Jul 29 Mon 2013 12:54
天熱叫車加價禁而不止,不少的哥覺得打車軟件有其合理一面 “乘客主動加價不算索要小費吧”乘客呼籲借鑒打車軟件長處推出更加有效的叫車方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